服務內容

南區地區康健中心主中心將會透過個人服務環節及小組形式提供基層醫療服務,包括以下第一、第二及第三層預防服務:

南區地區康健中心主中心將會透過個人服務環節及小組形式提供基層醫療服務,包括以下第一、第二及第三層預防計劃:
第一層預防服務 :
健康推廣及疾病預防活動
第二層預防服務 :
慢性疾病篩查,包括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目標服務對象前往網絡醫生進行相關篩查,經地區網絡醫生轉介後,南區地區康健中心會為服務使用者安排接受醫學化驗服務;
第三層預防服務 :
慢性疾病管理及社區復康服務。

服務範圍

分隔線
健康飲食、運動課程、體重管理、防跌課程/訓練、戒煙輔導、戒酒、睡眠衞生及心理健康

· 健康飲食、運動課程、體重管理、防跌課程/訓練、戒煙輔導、戒酒、睡眠衞生及心理健康

健康評估:健康風險評估及糖尿病/高血壓的篩查

· 健康評估:健康風險評估及糖尿病/高血壓的篩查;

慢性疾病管理:糖尿病、高血壓、肌肉骨骼問題(腰背痛或退化性膝關節痛症)

· 慢性疾病管理:糖尿病、高血壓、肌肉骨骼問題(腰背痛或退化性膝關節痛症)

社區復康服務:髖骨折、急性心肌梗塞後期及中風。

· 社區復康服務:髖骨折、急性心肌梗塞後期及中風。

分隔線

創新服務

創新服務項目
對象
服務目標

健康路路通

較少接觸社區資源人士
為居於偏遠及交通不便地區市民,提供接受中心服務的平等機會

南區健康把脈

中產家庭

及早找出糖尿及高血壓的高風險人士,配合需要訂定長遠服務規劃

安心落區復康計劃

復康人士
透過戶外培訓,重建復康人士獨立生活能力,提昇生活質素

健康處方計劃

健康風險之人士

– 連結社區內醫療及專職醫護人員, 鼓勵高健康風險人士參加康健活動
– 促進醫社合作

存取健康庫 – 器材借用服務

高健康風險之基層人士

介紹及借用合適及先進復康器材,鼓勵健康自我管理及提昇健康認知水平

服務流程

點「」健康 咁簡單

點「」可以做會員?

  • 南區居住 / 工作的市民
  • 持香港身分證 或《豁免登記證明書》的人士 及
  • 同意加入「醫健通」系統的人士

點「」可以做會員?

.歡迎親臨 南區地區康健中心 (主中心 / 附屬中心)

點「」係 健康?

你可以:
  • 詳細健康風險評估
  • 個人護理諮詢及建議
  • 建立 個人健康目標
  • 實踐 健康生活模式

點「」可以 Keep 住 健康?

健康 及 低風險人士:
  • 歡迎參加 健康自我管理計劃
  • 及 其他健康活動 / 運動 /訓練課程
      (費用全免)

點「」可以 更 健康?

如你有 糖尿病風險 / 高血壓風險 / 腰背痛 / 膝關節退化

請接受 地區網絡醫生診斷及檢查

參加 慢性疾病自我管理計劃 (詳情)

接受 專職醫療 諮詢 及 健康「」導 服務

接受專職醫療服務的人士可獲 政府補貼

點「」可以做 復康?

如你係 中風患者 / 髖關節骨折患者 / 急性心肌梗塞後期患者:

經 醫管局、地區網絡醫生 或 基層醫療醫生 轉介 及 護理主任 評估後

可參加及接受:

復康治療 服務

慢性疾病自我管理計劃

接受 專職醫療 諮詢 及 健康「指」導 服務

安心落區 及 照顧者訓練服務

接受復康治療 / 專職醫療服務的人士可獲 政府補貼

點「」 健康 咁簡單 ?

定期接受 健康風險評估

留意 南區地區康健中心 最新小組及活動

服務收費

服務內容
收費
  • 會員登記
  • 所有小組活動
  • 由護士、藥劑師及社工於地區康健中心提供的個人服務
免費
醫務諮詢
政府補貼港幣上限250元後,差額由會員自付
  • 物理治療
  • 職業治療
  • 營養學服務
  • 視光學評估
  • 言語治療
  • 足病診療
  • 醫學化驗服務

港幣150元
(由醫院管理局轉介參加社區復康計劃的人士:港幣100元)

 

中醫治療

港幣150元

*會員登記費用全免,一經登記後,參加者只要繼續符合資格,會員資格將不變。

*持有醫院管理局醫療費用減免證明書,可獲豁免醫療服務費用(高血壓及糖尿病的醫務諮詢除外)。

*詳情請向南區地區康健中心職員查詢。

醫療券計劃

已參加長者醫療券計劃的長者可以從醫療券賬戶繳付地區康健中心計劃的服務費用。
醫療券 health care voucher

常見問題

  • 一般資料
  • 參加資格
  • 服務計劃及費用
  • 透過「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互通市民的臨床資料

A1: 地區康健中心是政府倡導的嶄新基層醫療服務,以公私合營、醫社合作及地區為本為原則,目的是:

  • 提高市民對疾病預防的意識及增強他們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
  • 促使健康的生活模式,以預防慢性疾病;
  • 對慢性病患者提供支援,以控制病情;及
  • 增加市民獲得基層醫療服務的渠道。
A2: 地區康健中心核心團隊由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藥劑師及社工等組成。
A1: 於地區康健中心所屬地區居住或工作的市民。
A1: 於地區康健中心糖尿病或高血壓篩查被發現有健康風險的人士,會被轉介至地區康健中心網絡醫生。
A2:所有小組活動,以及由護士、藥劑師及社工於地區康健中心提供的個人服務均是免費。接受醫務諮詢、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學服務、視光學評估、言語治療、足病診療、中醫服務及醫學化驗服務需要繳付經政府補貼後的自付費用。
A3:公務員及醫院管理局員工須繳付地區康健中心服務的自付費用。
A4: 有,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是根據臨床需要而定,不同計劃的補貼服務次數均設有上限。
A5: 如超出補貼服務節數的上限,市民須全額繳付期後的費用。
A6: 根據本計劃,地區康健中心參加者可以就指定範圍內的特定疾病的服務接受補貼,個別參加者可以自費接受額外的服務或治療。
A7: 慢性疾病管理計劃政府補貼服務只包括醫務諮詢、醫學化驗服務、中醫及個別專職醫療服務。並不包括處方的藥物。
A8: 已參加長者醫療券計劃的長者可以從醫療券賬戶繳付地區康健中心計劃的服務費用。
A9:登記參加地區康健中心計劃純屬自願性質。希望退出計劃的人士應向地區康健中心營運者提出。
A10:可以,歡迎合資格的人士隨時登記成為地區康健中心的會員。
A1: 為確保醫療服務的連續性,所有地區康健中心服務使用者及服務提供者都需要加入「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獲得服務使用者的同意後,服務提供者可根據服務需要而透過「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互通市民的臨床資料。
A2: 所有地區康健中心的會員均須登記參加「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地區康健中心將無法為退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的人士提供合適而有效的服務。因此,該等人士需要終止他/她的地區康健中心計劃的會籍。